首页
浏览
最新期刊
全部期刊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投稿
公告
关于
关于本刊
学术指导委员会
编委会
编辑团队
联系我们
注册
登录
English
搜索
高级检索
本期期刊
智能社会研究12
2023年第3期
(双月刊)
2023年05月10日出版
2022年11月10日创刊
总第13期
整刊PDF
上一期
下一期
目次
论文
从话语构序到媒介构序——基于数字媒介化的本体论之思
2023, 2(3): 9-30.
PDF
董翟
在现代性语境中,尤其是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人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样态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媒介。媒介并非简单的信息载体和可被使用的工具,而是具有内在结构和驱力的物质性系统。在存在意义上,媒介构成了塑形人与物存在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场境。本文以福柯的话语分析所揭示的话语构序在媒介化意义上的重构为导引,试图将数字时代的媒介场境揭示为横向和纵向的双向度断裂,并在后者向度上展现基于媒介体系形成的垂直权力构序。基于以上探讨,本文将媒介理论延伸到本体论层面,试图提出媒介本体论范式的一种建构,并由此探索肯定性的媒介化之可能。
认同焦虑与公共性旨归——技术治理合法性困境的生成机理与因应
2023, 2(3): 31-48.
PDF
王磊
技术应用场景及其效果的不确定性与“无知”或"不可知"治理问题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代行政国家的理性基质与工具基础。对于技术治理的社会认同因治理效能限度、伦理尺度失能以及“权力—权利”秩序结构失衡而式微,进而引发合法性危机。技术治理的合法性危机深植于基层治理公共性价值的退守和流失。因此,确证技术治理合法性基础、凝结完整的社会共识需要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共同担保,还要重启技术的民主化进程,构建一种集技术的自我约束、道德伦理规范和刚性制度规制的控制体系,助推技术治理的公共性旨归。
数据表征的法律治理
2023, 2(3): 49-67.
PDF
朱悦
数据表征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人工智能模型能够高效处理的信息,是连接容易治理的数据和难以治理的模型的桥梁。国内外法律正在探索通过治理数据表征治理人工智能:国内针对特定场景算法的专门立法明确纳入数据表征,但难以具体适用;国外个人信息保护执法对法律如何适用于其表征有具体说理,但尚未形成体系立法。综之,通过适当借鉴国外说理,国内既有法律可以清晰适用于数据表征,从而增强人工智能治理。结合法律、市场、伦理、架构等层面的治理进展,数据表征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治理——包括未来相应立法——中的关键环节。
论元宇宙数据安全风险的法律对策
2023, 2(3): 68-86.
PDF
唐欣奥
当前元宇宙技术蓬勃发展,为数据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元宇宙数据收集记录与当前数据收集记录相比,其范围突破了有限性,扩展到了用户自身及其行为习惯的各个方面,具有全方位性,因此具有更大的数据安全风险,亟待研究者以前瞻性眼光进行预测和防范。本文在探讨元宇宙数据、元宇宙数据安全概念的基础上,以元宇宙用户、元宇宙平台、国家三类主体为基础,探讨了不同层面的元宇宙数据安全风险,分析元宇宙去中心化管理办法在数据安全风险预防和应对上的不足与弊端,提出应以多元共治作为基本原则预防和应对元宇宙数据安全风险;分析我国当前元宇宙数据安全相关制度状况与缺陷,提出我国在多元共治原则下预防和应对元宇宙数据安全风险的具体建议。
造梦机器:构建“景观社会”的元宇宙技术及其资本逻辑
2023, 2(3): 1-15.
PDF
马立明 黄泽敏
新一代网络产品元宇宙被学界认为是“互联网的最终形态”。对于用户而言,元宇宙可以打造出类似于“第二人生”的拟态梦境空间。由于元宇宙具备强大的造梦能力,用户或将沉迷于虚拟时空而丧失主体性。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从商品生产发展到影像生产,通过打造景观世界来控制社会。元宇宙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数字资本主义发生了升级与嬗变,对社会的操控力进一步强化。在数字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用户如何抵制资本的控制,涵养和保持主体意志,将是当下数字技术伦理研究的关键所在。
数字素养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
2023, 2(3): 16-40.
PDF
王淑敏 屈彩萍
数字红利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从宏观层面剖析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而较少关注农民数字素养对其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本文基于 2020 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系统探讨了数字素养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素养对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其中数字资源获取素养、数字技术应用素养和数字意识素养的作用更为突出。第二,数字素养,尤其是数字资源获取素养,对低受教育水平、中年农民和非山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更大的促进效果,而数字设备操作素养和数字意识素养的影响相对较弱。第三,数字素养主要通过拓展社会资本、促进金融市场参与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本文对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促进农民财富积累、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
数字藏品发展中的主要风险及其治理架构
2023, 2(3): 41-68.
PDF
陈卫洲
数字藏品是以区块链衍生技术为基础、以数字文创产品为内容的新兴事物。数字藏品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层出不穷的行业乱象,如何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的风险治理,是实务以及理论研究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数字藏品的发展,主要存在平台以及用户的民事权益无保障、过度金融化以及被利用进行刑事犯罪三类风险,其中被利用进行刑事犯罪是前两者未得到有效管控的最终结果。对数字藏品的风险治理,应在横向上以确定安全可控的技术方案为治理基础,充分把握各类规范作用,完善规范体系以划定发展空间;在纵向上把握平台这一关键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以“技术一规范一平台”为核心的三元治理架构:以此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并使风险结果可控。助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现,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研究报告
服务机器人:回顾和展望
2023, 2(3): 87-105.
PDF
刘德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推进,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服务机器人正在各个行业大放异彩,协助人类员工高效地完成服务任务。基于蓬勃发展的服务机器人态势,本文首先总结了服务机器人的实践和历史,并对机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总结。其次,本文进一步对服务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服务机器人的机遇和挑战。在明确下一代服务机器人是实现人机共生、交互认知的基础上,本文从哲学视角探讨了机器人是否存在意识,并归纳和总结了对机器人是否存在意识的现有研究,提出当前机器人具有“机器意识”的观点。最后,基于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对我国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
2022年55个重点城市在线政务服务监测报告
2023, 2(3): 69-81.
PDF
零点有数全国政务服务监测课题组
在线政务服务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将在“数字中国”整体推进过程中为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贡献更加有效的基础性力量。为持续跟踪我国在线政务服务质量的生动变迁,2022年11-12月,零点有数全国政务服务监测课题组对包括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在内的55个重点城市在线政务服务质量进行了新一轮监测。课题组基于监测采集的一手体验数据,对当前阶段在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开展实证分析。
产业数字化的政策框架与发展模式研究
2023, 2(3): 82-101.
PDF
朱太辉 张彧通
“十四五”规划期间,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产业数字化是重中之重。基于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实践流程,2016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约60项产业数字化政策,形成了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二维五端七重点”政策框架:政策沿着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流程和交易两个维度展开,聚焦生产端、销售端、主体端、产品端和场所端五大环节,形成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和新型数字产品七大重点支持方向。在“二维五端七重点”政策框架支持下,产业数字化发展将在业务上注重从销售端向生产端拓展,在技术上注重打造特色、专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模式上注重生态、技术和资金服务综合输出,在创新上注重“人—货—场”要素的组合创新。
译文
人工智能规制的四种路径——AI定义的冲突图谱
2023, 2(3): 102-129.
比勒尔·本布齐德 亚尼克·莫勒瑟尔 娜塔丽·斯穆哈
通过考察围绕人工智能规制问题的争论,我们发现,关于该运用哪些方法使人工智能受到社会控制,无论是在技术、伦理、法律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方案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定义之争。本文以人工智能的定义为分析线索,旨在促进对规制方案的理解。我们基于规制发生的场合、牵涉其中的行动者以及所采取的方法等三个要素,绘制了一个图谱,以揭示围绕控制人工智能的争论如何构建出四条不同的规制路径:第一,超人类主义者对超级智能的危险性的警惕,以及关于如何让其符合人类价值观的思考;第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如何在发展机器技术验证科学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责任化:第三,对人工智能系统损害基本权利的谴责与对权力再平衡的控制;第四,欧洲立法者通过控制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所进行的市场管控。
数字平台规制的谱系学研究
2023, 2(3): 130-187.
伊莱克特拉·比蒂 曾晨
不久之前,人们曾将互联网视作一个去中心化、水平、开放的空间,将促进自由与平等。但现今,它已经围墙高筑、等级森严,仅由个别平台严加控制。这些守门人垄断了数据、注意力和基础设施,并将用户和竞争者围困其中。直至今日,我们仍然缺乏对 Alphabet、Meta和亚马逊等数字平台的监管措施。我们应当承认,律师、政策制定者和思想家的智识与制度储备已经难以判断、应对信息资本主义时代的负面影响与权力形态。纵然近来的监管方案已经悄然转变,但它们究竟又在多大程度上有所不同呢?为了理解早期规制方案的路径依赖和视野盲区,本文采用了谱系学研究方法,以“自由”“法律”“权力”和“民主”四个关键概念为基点,追溯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平台规制研究的演进过程。从早期的互联网监管议程中,本文提炼出三个颇具代表性的思想学派,即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和批判学派,它们塑造了数字平台规制研究的学说光谱:无政府主义对应规制厌恶;自由主义对应自我规制、信义义务、数据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和公用事业监管;批判学派对应关于平台规制的批判性思考。虽然互联网的再中心化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是“自由”“权力”和“法律”这些基本概念仍然没有改变。如果想跳出自由市场时代的视野盲区,就必须转向“公用事业说”或“去中心化说”等新兴提案,尽管它们目前的构造仍然可能存在模糊和错漏。这两种提案都有望将我们从过去的错误中拯救出来,并促进我们对于数字经济时代法律作用的反思。
书评
数据政治:智能社会向善的前置逻辑——评《黑箱社会:控制金钱和信息的数据法则》
2023, 2(3): 188-198.
PDF
张国栋
本文在介绍与评述《黑箱社会:控制金钱和信息的数据法则》的基础上,区分了社会技术导致的黑箱和技术自身导致的黑箱及其影响。然后引入数据政治的三重维度,分析两类不同黑箱社会的形成路径,揭示以“数据一算法”逻辑为特征的智能社会对数据的讨论及其所具有的优先性。
大数据、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评《连接的代价:数据如何殖民人类生活并为资本主义所用》
2023, 2(3): 199-207.
PDF
戴林杰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秩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连接的代价:数据如何殖民人类生活并为资本主义所用》一书提出了“数据殖民主义”这一概念,认为数据及围绕它所发展的相关技术让我们正在经历一种新兴的殖民主义——数据殖民主义。数据殖民主义为资本主义所驱动。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关系和个人生活。本文总结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讨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特稿
迈向中国的数字民族志
2023, 2(3): 1-8.
PDF
丹尼尔·米勒 李昕茹
null
访谈
智能社会愿景中的聋人社群参与——郑璇教授访谈录
2023, 2(3): 208-216.
PDF
郑璇 林子皓
助听器、人工耳蜗、互联网流媒体、语音转文字应用、手语数字人......聋人的日常生活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智能工具,这些技术也在改变着聋人就学、就业和社会交往的可能性。202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在经过两次公众征求意见后,正式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9月1日起正式施行。各大互联网公司近年来纷纷以“科技向善”“无障爱”为理念,强调残障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我们如何理解这如火如荼的信息无障碍建设大潮,以及残障社群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本次访谈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聋人学者郑璇讲述了自己与智能社会的种种关联。
整刊PDF
上一期
下一期
欢迎来稿
本刊重点刊发以智能社会为主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接收稿件体裁包括论文、评论与争鸣、研究综述、研究报告、译文、书评、访谈。
我要投稿
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
去注册
欢迎注册
请填常用邮箱,稿件通知将发至此。
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忘记密码
请填写您注册所使用的电子邮件,我们会发送一封邮件,请按照说明重设密码。
确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