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约瑟夫·魏岑鲍姆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ELIZA,堪称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程序之一。ELIZA,尤其是其最著名的人格DOCTOR,至今仍是程序员的灵感源泉。它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AI)更广泛的讨论,催生了诸多对其的模仿。作为所有对话界面和聊天机器人的鼻祖,ELIZA尤其令研究AI和计算领域的工程师、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着迷。ELIZA能凭借相对少量的计算机代码生成类人回应,这一能力为大量类似程序铺平了道路。这些程序以对话智能体和其他人机界面的形式出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催生出数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将探讨魏岑鲍姆对AI的贡献,并结合生成式AI(如ChatGPT)的当代发展状况,思考其更具批判性的著作。此外,本文还将通过研究有关ELIZA的讨论,为当前围绕机器学习和AI的争论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正文
基金
- 111
相关文章 (5)
-
书评 2024, 3(6): 188-216. 2024/11/10技术对社会的再结构———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到智能社会
-
论文 2024, 3(6): 26-47. 2024/11/10通用人工智能著作权问题的法律因应
-
论文 2024, 3(6): 48-63. 2024/11/10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可专利性界定路径
-
译文 2024, 3(6): 88-106. 2024/11/10人工智能中的人的形象———与约瑟夫·魏岑鲍姆对话
-
译文 2024, 3(6): 137-168. 2024/11/10从约瑟夫·魏岑鲍姆到 ChatGPT———与令人倾倒的 AI 技术的批判交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