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国际层面的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增多,典型网络攻击如“震网病毒”事件、DNC 黑客攻击事件等。而网络攻击的溯源,即归因问题,始终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研究集中于突破归因的技术瓶颈,然而,本文认为这一研究路径系南辕北辙。网络攻击的应对难点不在于无法发现攻击痕迹,相反,当前并不存在技术障碍,真正的难点在于难以归责。构建一套法律体系(归因法)以认定责任主体、确定举证责任、解决国际争端,才是应对网络攻击的合理进路。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程序规则,包括对抗制和纠问制的特点、举证责任、证明标准、国家责任理论以及关于提供保密证据的规则,阐述了如何构建一套法律体系来识别网络攻击来源。此外,通过对比研究既有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本文探讨了归因法框架下的机构设置。 归因法的探索,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国际法,维护网络空间国际秩序。
关键词
正文
相关文章 (8)
-
论文 2024, 3(3): 1-17. 2024/05/10自由与认同:数字游民文化与本土化社会实践研究——基于西南某地的田野调查
-
论文 2024, 3(3): 18-36. 2024/05/10智能时代劳动范式的数字转型——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
-
论文 2024, 3(3): 37-51. 2024/05/10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数字异化的深层逻辑与扬弃进路
-
论文 2024, 3(3): 52-65. 2024/05/10数字时代的社会自我——破解碎片化自我困境的路径探索
-
论文 2024, 3(3): 66-84. 2024/05/10赛博格工人、“科技恶魔”与金币农夫——东方主义遭遇数字时代
-
研究报告 2024, 3(3): 85-113. 2024/05/10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经验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欧盟经验的启示
-
研究报告 2024, 3(3): 114-137. 2024/05/10理性、权力与生态——平台研究相关中文文献述评
-
译文 2024, 3(3): 138-159. 2024/05/10气候变化与人工智能政治路径——人工智能和人类能动性下的技治主义民主困境

